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散打和传统武术技击的区别

散打和传统武术技击的区别

作者:李德岐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847


    传统武术的技击与散打,这两项同为格斗项目,在训练和攻防运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中华传统武术术的修炼与运用,在理论上是外遵天道自然的法则、规矩、规律,(象形意拳的五行,八卦掌的八卦),内顺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的性情,建德体、至道用,内外双修,内外统一而用。用则处处体现天道自然的顺随法则,表现为最节能、全方位、方圆立体的攻防技击的技术、技巧、功夫。时时体现出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的才能、技术、功夫,是在自身统一攻防机制的协调下完成的。其见景生情随机应变,机动灵活的施招用手的攻防变化,时时处处体现出自身修炼岀的健顺之德体的柔化刚发的功夫实质,确实万变不离以柔用刚之技术方法之实施。可以说,身内健顺之德体有根底,才有身外显现的机动灵活的招法攻防的多般巧妙之变化。由此可以知道,中华传统拳术各门派、拳种都有一套极科学的系统完整的系列的修炼方法、准则。故可达三年一小成的学以致用的艺境。
  散打,是搏击方式现时代的一个产物,既不是西方的拳击运动,又不是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技击技术、功夫的体现。但他确实活跃在搏击运动的舞台上。因其无有出处,故名之为散打。从散打运动员在赛台上的表现和在下面与其它方面人员的较技时的技术风格来看,确实体现岀的特点,其攻防方法运用的,表现在招法零碎;从其自身整体观看,也表现为身体与四肢分家的上,内在的神、意、气机与身法、步法、手法组成的攻防方法亦不统一,也可谓之。用力的所谓刚柔程度,充其量亦不过类似前人所说二八是散手的水平,即硬的多,柔的少,自身阴阳不平衡。
  总之,由于散打的理论体系不完整,几乎等于没有,故散打运动员修炼功夫的技术宗旨体现得就不明确。各种搏击、格斗、传统拳术技击的外在招法,皆可为散打运动员所用,尤其是拳打脚踢,还有一些粗陋、单调生硬的摔法。这些又不能在散打运动员身内同化统一,因为散打运用员身内没有一定的法则、规矩。任何攻防方法全凭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观愿望的揣测、想象而施之。故运用时身体各方面名符其实地显现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外国人评散打说:这不是中国功夫。国内传统拳术界人士评论说:这不是中华传统拳术功夫的技击。外行人说:会打架的人,动起手来比他们打的漂亮。虽然众说纷纭,然而皆一致认为: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技击功夫和散打运动的格斗不是一回事,功夫艺境是不一样的。这是肯定的,但又都说不清楚。
那么,到底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技击和散打运动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呢?下面进行一下相互间的比较,便可使人明白其中一二了。
一、理论体系的不同
中华传统拳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武学拳门的具体结晶。传统拳术理论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学说为基础的。具体是:运用《易经》的学说建德体至道用,阐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确立修炼和运用拳术的法则、规矩、规律;进一步以《道德经》学说为理论经典,指导修炼拳道的艺境;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一系列中医理论,认识和阐发拳术修炼时的技术、功夫与人体各方面的关系,阐明拳术健身强体、开慧增智的机理、方法、效果及生化机制的道理与技击攻防协调统一的道理;以兵法学说指导传统拳术攻防的战略和战术原则,及应变法则的确立;以诸子百家学说,包括中国佛学理论,指导传统拳术功夫的修炼与运用。故可以说,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是理、法、术、功、形、意、体、用,内容博大精深的一门独立的修证之学问。所谓拳术体万物而不遗者,此也。故修炼传统拳术必须明理而知法,按法而修能建体而得术,按术而用见功夫。内有一定之法,外具一切之法而可用。内有一定法则而成规矩,内不离自身规矩,外遵天道法则,故能因时致变、借力制人,乃传统拳术的特点,即健身、技击两项功能并行不悖。散打,是一些现代人按照西方体育的模式加上他们自己的主观见解和愿望,拼凑而成的一种搏斗运动。故其自己的理论体系尚未成立,可以说散打作为一种搏击的形式走上中国现时代体育竞技运动的舞台,尚属萌芽时期。故从其训练内容和搏击的形式上看,尚属技法功夫幼稚时期的表现阶段。这是新生事物的特点。
二、呼吸方法的区别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以气沉丹田德润身为法则,必先修气沉丹田的逆式呼吸法为用,内修自身的内劲的生成为功夫的宗旨。若用于技击尚须相继修炼气入丹田、气射丹田、气炸丹田、声田内转,最后达到后天返先天的内气的意呼吸运动,则能气贯全身,必然能做到以气催劲、以内劲与外形的阴阳逆从、劲形反蓄的方式为用,达到真人呼吸处的无处不太极之艺境,而又以此决定外在攻防招法拳势的运用。故修炼中华传统拳术攻防功夫,随气沉丹田功夫的成熟,腹部外显的肺呼吸功能横纹,会随功夫艺境的提高而下降,到内在功夫综合艺境达到桶子劲时,代表肺呼吸的横纹降至耻骨处。故此传统拳术功夫,可以根据气沉丹田的功夫的不同艺境,而将功夫层次水平分为五个不同阶段:熟手、好手、巧手、妙手、神手。在熟手功夫阶段时,气沉丹田功夫成,已成桶子劲,在剧烈的攻防变化中又以顺随为法则,以柔用刚为基本技术方法,是尚德不尚力之巧法,口鼻呼吸自然松沉,不会内有憋闷喘满,故可以长时间进行技击而不疲倦,而会越战越勇。一方面是气沉丹田的逆式呼吸功夫的体现,可满足攻防之时的耗氧之需要。另一方面说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阴收阳放、柔化刚发的技击技术运用之巧妙,是最节能的一种攻防功夫艺境。
  散打选手没有此项专门训练的方法,故腹部的肺呼吸线横纹,仍停留在上腹部位。经多次观察散打历次的前几名运动员而得出的结论,最好的人,其呼吸线亦仅在肚脐上二寸左右。故在散打攻防运动中散打选手易生喘满、呼吸急促、气喘吁吁的现象,不能坚持长时间的搏斗,易产生疲劳而不能充分发挥散打技能的效用。其根本原因是散打乃用心耗精的修炼、建体、至用的系列方法造成的。
三、体能练、用的不同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体能,乃是建德体、至道用的一以贯之的。而体、用练、用是有分别的,即先建德体,后有道其用。德体者,内劲的健之体、外形的顺之体;再柔外刚中的匹配如一而用。健之体性阳刚,顺之体性阴柔,合一者则柔外刚中。就其所用,乃柔化刚发以柔用刚为技术方法。故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是修炼而成的健顺之体德之体。而其,是指此德之体柔化刚发之能力、以柔用刚之能力。故其运用的法则是尚德不尚力的技术、技巧为功夫。故其练是建德体,而其用是道者阴阳之用。故曰:体者所以用,用者即用其体,即德其体、道其用。健顺阴阳,一太和之气也。
散打运动的体能,乃父母所赐的报身之体,其能乃此报身的攻防之能力。因报身之体动静不明,刚柔不分,故其所显示的能力乃力量加速度,其运用的法则自然是尚力而不尚巧的用心耗能之攻防技术了。
四、攻防招法运用的法则不同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攻防招法的运用,讲求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内外相互主从而用,虚实相需,内外一以贯之,攻防招法变化依从曲化直发的法则,柔化刚发的法则,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顺势而用,随势而变,因势而发,周身一家,全体大用无不微妙。以静用动,动中亦静,动静互为其根;柔化刚发,以柔用刚,阴阳迭神其用。故身法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中土不离位、阴阳遁使、以定用手、以重击中,故能顺遂以为进退四两拨千斤,逆力以为揭献。攻防功夫纯任自然为功夫。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处处讲章法,时时见功夫;闪展腾挪,拿打踢摔,八法连施,招招讲技巧,法法见艺境。故从熟手功夫起,就可做到攻防招法变化流畅、自然,而劲力恰到好处,故能用必打犯不伤人,体现的是方圆立体的攻防技术、技巧、功夫。
  散打运动的攻防方法的运用,表现的都是只有手、足部位的击打运动。从中看不出散打运动员身体内部刚柔的分工,动静互相为用的法则、周身一家的规矩。故其显示的散打技术、技巧的攻防方法就单调、执拙,毫无身法、步法、手法等全方位内在统一协调的功夫的味道可言,相互攻防变化的表现就显得主从不明、动静不清、刚柔不分而杂乱无章,不是德体攻防招法技术、技巧运用,显示的是自身力量的较量和顶、偏、丢、抗等方法的抗争。故其双方放对较技、攻防方法的施用,全凭运动员当场即兴发挥,故在比赛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些可笑的现象和场面,双方亦存在着胜负的偶然性。这是其最大的特点。
  传统拳术讲求攻防招法劲、形阴阳合一而用,刚柔分工明确,即内劲和外形的刚柔的配合运用,才能产生招法攻防的拳势。有劲形顺从、逆从两种具体方法,故同样的招法就有不同的艺境效果,就是内练丹田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刚外柔功夫合一而用,处处体现拳打一阴一阳的法则,故攻防招法施用时,充分体现出运用刚发柔化,以柔用刚的技术、技巧。身法、手法、步法,三法合一,虚实相需,内外一而贯之,周身一家功夫艺境的运用,故能用必打犯而不伤人。这是传统拳术攻防功夫的特点。
  散打运动员身上没有内外功夫修炼和运用的区别,刚柔不分,阴阳不明,只凭自己本有的筋劲骨力的形体,再加上主观的运用力量、速度来施用于攻防方法中。虽见外在身体某种松活的程度,仍属形体僵硬的运用,未见其自身柔韧功夫的体现。这是因为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是直接以形体锻炼攻防方法,而又直接用于攻防中的缘故造成的。因为散打教练和运动员都不遵从成非所练,得非所求这一建德体,道其用的传统拳术功夫修炼的法则,故散打运动员所采用的攻防方法不容易掌握界限分寸和做到适度。因其自身就没有内外主从的权限规矩标准,如六合一体、三点一线等,何谈是自然之神以为用,在神为非人力也
  传统拳术修炼的是有限的攻防招法,可以有无限的变化运用。其一手变八手,八手变一招的变化法则、一手拆八手,八手破一招的拆手法则,此两者合用,便是拳术攻防的拆变法则。故双方较技的拆变艺境无穷无尽。拳法精妙,于此可见,可体现传统拳术功夫、技术、技巧、招法、拳势惟妙惟肖,运用之入妙入神。练习与运用是有分别的,如体用有别大练小使,知常达变,皆是修炼法则和运用法则,体现练用有别的佐证。
  散打的攻防方法,体现的是练、用相同,怎样练攻防方法,就怎么用攻防方法,很少存在或根本就不知道攻防方法的一法多变的运用方法,即不明白一形多意、一意多形的攻防招法变化运用的法则。故观看散打的竞技比赛对传统拳术的好手来言是毫无吸引力的。这是散打运动幼稚的一面。
  传统拳术讲求攻防手法的运用是出手不见手,见手不为能打人不见手,见手必定有。说的是明招暗手为法则,即拳花一大片,真打一条线,故能招中套招、手中变手、法中含法、见景生情,运用之中乃见功夫艺境。腿法中踢、扫、勾、挂、蹬、点、拦、跘、提、跪、踩、挞,皆在攻防手法中相机而施用,绝不会单纯明用腿法的踢、点、鞭、蹬的,因为出腿半边空,明用则对手易破,自己不得变化,乃资敌引咎致败之错误的方法。
散打运动所施用的方法、手法、踢法,乃明使明用,而上用手法和下用腿法毫无内在的有机联系,根本不讲攻防的轻重缓急节奏,一味的力量加速度,自断之病难除。因不知上手势就是下手势的预备势之攻防机制的存在及此种机制功夫的运用。尤其是散打运动中的摔法,更显出运动员对摔法理解和认识的肤浅。摔法在传统拳术中有打摔、踢摔、剪摔、绊摔、拿摔的分别以及肘法简摔、靠法抖摔等等的使用方法,绝没有搂抱、撕缠不开的现象。各种摔法的运用皆见景生情、随机用势在瞬间完成,才见摔法的功夫艺境。
五、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的不同。散打运动员从开始修炼,直到退役,其攻防功夫艺境只是由攻防招法运用的生疏到熟练的一个过程根本没有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的质变过程。只要不坚持修炼,其体能下降,攻防技法生疏,几年下来如同常人。
而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由于所运用的内在体能的变化,而有小成的形拳招熟攻防功夫艺境,中成的气、意拳懂劲攻防功夫艺境,大成神拳神明攻防功夫艺境,三种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的第进过程。只要功成艺就达到神拳神明艺境,自然获得健身、技击,功德艺境并行不悖的效果。时至此境,已然达到自动化练功状态,虽然多年不练,功夫艺境并无衰减之弊病。传统的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和现在流行的散打运动的竞技内容,确实存在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等练习和运用各个方面本质上的区别。但若从都是人体赤手空拳的格斗方式这一共性着眼,散打运动,完全可以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内容,传统拳术修炼和运用的方法准则、攻防招法、变化运用的法则等精华移植到散打中去,提高散打运的攻防技术、技巧,可使散打竞技比赛的质量水平迅速提高,使散打训练自身德体及内在攻防技术、法则、规矩的内容和运用攻防方法、准则的内容充实起来,才能保证这项现代兴起的搏击运动迅速地高质量地发展起来。散打运动并不限制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发扬光大,也不影响传统拳术攻防技术、技巧、功夫的继承和发展及各人的修炼、运用和较技攻防中的充分发挥。而是恰恰相反,散打运动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促进了传统拳术的继承和发展,因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汰劣留良。如果散打运动移植传统拳术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工作做得好而质量水平又高,散打竞技比赛场面精彩,促进散打运动发展的好,更能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拳术这一国粹的精华、国之瑰宝的价值。